直到現在,動作同步發生都還歸因于神經系統,然而,在就某種意義上來說,神經生理專家也開始疑問,大腦如何能單獨控制所有參與運動姿勢的組織器官?外周的運動控制比最初想象的要復雜,通過仔細研究發現,由于附著在肌肉處的筋膜張力改變,所以筋膜可以協調這些參與運動姿勢的組織器官。
Luigi Stecco 認為:
通過分析骨骼肌肉解剖,人體可以劃分為14個節段,每個身體節段基本上有6個肌筋膜單位,包含單關節和雙關節的單向肌纖維,它們的深層筋膜(包括肌外膜)和關節只在一個方向一個平面上運動。 很多肌纖維源于筋膜本身,反過來,肌筋膜的止點在不同的肌群間延伸形成肌筋膜層序。因此,相鄰的單向肌筋膜單位通過肌腱膨大和雙關節纖維連接在一起形成成肌筋膜層序。

部分筋膜附著在骨上,也有部分沒有附著點,這有助于筋膜滑動。無附著點的筋膜使肌肉牽引朝某一向而匯聚于某一點,稱之為協調中心(Centre of Coordination ,CC)。每個協調中心的位置可以通過作用在每個動作上的矢量力量而計算出來。作用在三維平面上的6個動作很少單獨進行,常見的是在一起形成中間軌道,類似于PNF模式。能夠讓復雜動作在其他具體筋膜點上(通常是在支持帶)同步發生稱為聯接中心(Centres of Fusion , CF)。深筋膜是個感覺器官,能協助組織動作。實際上,如果把這些矢量力量在空間上描繪出來,傳入沖動對于中樞神經系統并不比矢量力量更重要。
 |
|
人體中,復雜的體育活動由肢體和姿勢上微妙的變化交叉同步而成。
無論身體在哪個空間方向運動,都有相應筋膜內張力的重排列,刺激
了嵌入筋膜的傳入神經,產生精確的方向性信息。任何阻礙筋膜滑動
的因素都會影響傳入信號,導致動作不連貫,可能是筋膜內含有連接
中樞神經系統的本體感受器和外周運動控制。
|
課程預告
---------------------------------------------------------------------------------------------------